广东省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申报书(签字盖章版)

一、立项依据

含项目意义、研究综述和现状分析等(建议3000字左右)

(一)项目意义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与课程思政有着内在逻辑关联,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研究是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强调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法学教育要坚持立德树人,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法学知识水平,而且要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如何在法学类专业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既是法学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新时代高职教育的当然使命。本课题研究主要关注为什么要在法学类专业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法学类专业课程思政融入点的类型化分析、如何实现在法学类专业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等几个关键、核心问题,以期将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理念与制度融入到专业课程之中,帮助高职院校的青年学生塑造善良、正确、正直的法治观,立德树人、德法兼修,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培养大批高素质法治人才。

(二)研究综述

“课程思政”是相对于高校传统教学而言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强调所有课程的教学过程都要重视对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的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摆在突出位置, 提出了“立德树人、德法兼修”的法治人才培养目标,这是法学专业教育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2018年10月,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出台的《关于坚持德法兼修实施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2.0 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法学类专业人才的教育培养必须坚持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的思路理念。这实质上为法学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奠定了总基调。梳理并分析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法学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相关理论与研究成果,对于深入研究“高校如何进行法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改革”这一时代议题,具有现实紧迫性和深远意义。现将相关研究成果,综述如下。

一是课程思政融入法学专业的现状与问题研究。整体来看,我国法学类专业课程思政融入核心课程的力度明显不足,研究成果薄弱,没有二者融入路径和结合模式的专门化研究(张峥,2018)。部分部门法学理性、抽象性强,范例和经验较少,将“思政”内容有机融入难度较大(姚明,2019);部分高校的法治人才培养重专业轻思想政治教育,对于“课程思政”这一新型教学理念并未引起重视;法学专业课程的教材和教学侧重于西方法学理论、缺乏鉴别批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研究不够深入;有的法学教育重形式轻实效,注重向学生传授法学知识却往往忽略了价值观的培育(王琦,2021)。

二是课程思政与法学专业教育的融入点的类型化研究。例如,以《宪法》文本为依托,阐释宪法条文呈现的宪法原则、宪法规范的含义、目的和价值,将课程思政教学融入到宪法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中(王小萍、孙晓红,2019);法理学课程可以从法律文化教育、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和法治理想信念教育三方面发掘思政因子(兰婷婷,2019);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追诉犯罪之法定程序知识、事实认定之证据裁判知识、保障人权之奉法循理知识当中,在知识传授过程中完成对学生程序公平正义法治理念的形塑是刑事诉讼法“课程思政”的重要特征(刘玉江,2021)。

三是课程思政融入法学专业教育的路径研究。有学者认为,构建法学专业课程思政教育体系需要从制定思政元素充足的培养方案、编制思政元素全覆盖的教学文件、遴选思政元素充分的课程教材、做好课程思政建设的教改研究、完善课程思政建设的质量评价体系和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能力等六个方面同向发力(雷裕春,2021);有学者认为,更好地将课程思政融入法学教学需要依循“德法兼修”培养理念做好总体设计,抓好专业课程和专业教师两个载体,在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中,应考虑制定课程思政的基本教学目标,推进课程思政理论教学的多措并举,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持续思政(徐英军、孔小霞,2022年);此外,通过嵌入式教学的设计,将思政元素导入教案,创设恰当的情境展开教学,借助翻转微课堂培养学生客观辨析观点、创造性思维的基本能力,对于丰富课程思政教学具有积极意义(李军,2021年)。

(三)现状分析

整体而言,国内学术界对本项目聚焦的主题之相关研究所涉较少,研究成果较为零散,缺乏整体主义的体系研究;对高职院校法学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相关研究,更是寥若晨星,亟待从高职院校的法学类专业课程思政的角度进行理论与实践上的拓荒研究。


第1分页

附件【广东省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申报书(签字盖章版).pdf

Copyright © SHENZHE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08843号-1